十二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项为您解答!

2009年以来,国家启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覆盖我国14亿人口。现在还有很多人尤其是医务人员在后台留言,不清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多少项。今天小编就在这里总结一下。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等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

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户籍或非户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原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提供技术指导;新划入的原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项目中的妇幼卫生、老年健康服务、医养结合、卫生应急、孕前检查等内容,按原管理途径管理,不限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规定的服务内容由国家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所需经费由政府承担,居民不需付费。

政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视财力逐步提高,2023年为人均89元。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促进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步树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可以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对于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有重要促进作用。

答:所有城乡居民,凡是在辖区居住半年以上的,包括户籍及非户籍人口,都可以在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申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答:对于居民个人,建立健康档案可以了解和掌握本人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情况。居民看病时,医务人员通过查看健康档案信息,可以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所患疾病的检查、治疗及病情变化情况,从而,对居民的健康状况做出综合评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医务人员通过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分析,还可以发现本辖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答: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施的教育活动。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

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居民了解影响健康的行为,了解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知识;让居民树立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自觉地采纳并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答:通过给适宜的对象接种疫苗,使个体获得并维持高度的抗体水平,并逐渐建立群体免疫屏障,可达到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答:目前,我区的免疫规划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A群多糖疫苗、A+C群多糖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12种免费疫苗。这些疫苗可用于预防乙型肝炎、麻疹等12种传染病。

答:家长或监护人按照儿童居住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通知上所指定的时间、地点,带领儿童并携带预防接种证,接受预防接种服务。

答:建立《母子健康手册》,是为了从出生开始就记录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和各种健康状况,包括生命体征的变化,如:体格发育、智力发育、牙齿发育、喂养情况、听力、视力、疾病的转归等。它是以健康检查为基础的动态记录,为医生对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依据。因此,请家长如实反映儿童健康情况,并保管好手册。

答:产后访视是指基层医生在产妇分娩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的第一次产后家庭访视,医生为产妇和新生儿进行查体、健康咨询和指导。

通过访视可以了解产妇的一般情况,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也可以早期发现产褥期感染、产后抑郁等问题,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的目的。

答: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对象指的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包括65岁。凡是在辖区居住半年以上的老年人,无论户籍和非户籍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